七部門聯合印發《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,設定年均增長5%以上目標
為應對當前石化化工行業面臨的結構性矛盾,推動產業平穩運行與優化升級,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生態環境部、應急管理部、中國人民銀行、市場監管總局、金融監管總局、供銷合作總社等七部門,于2025年9月26日共同印發 《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 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
該《方案》明確,2025年至2026年,全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目標設定為5%以上,并力求實現經濟效益企穩回升,同時在產業科技創新能力、精細化延伸、數字賦能、本質安全水平以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,引導化工園區從規范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。
?? 一、聚焦五大方向,部署十項關鍵任務
《方案》圍繞“強創新、提效益、拓需求、優載體、促合作”五大核心方向,系統部署了十項重點任務:
-
強化產業科技創新,提升有效供給能力
重點支持電子化學品、高端聚烯烴、高性能纖維、特種橡膠、高性能膜材料等關鍵產品的研發與攻關。同時,推動涂料、染料、農藥等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大宗產品提質升級,并優化中試項目的管理流程,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。 -
擴大有效投資,促進產業轉型升級
嚴格控制新增煉油產能,科學調控乙烯、對二甲苯等產品的新增產能投放節奏。通過推進老舊裝置更新改造,實施 “人工智能+石化化工”行動,推動產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方向轉型。 -
拓展市場需求,挖掘傳統與新興領域潛力
通過組織供需對接活動,深度挖掘建筑、汽車、船舶等傳統領域的消費潛力。同時,積極培育新能源、低空經濟、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場景,拓展新能源電池材料、碳纖維復合材料、特種工程塑料等的應用,并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。 -
壯大發展載體,培育高質量增長引擎
通過開展化工園區競爭力與智慧化水平分級評價,引導園區對標改造和提級進步。推動園區聚焦主導產業進行強鏈、補鏈、延鏈,并與國家級經開區、高新區等協同聯動,培育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龍頭企業。 -
深化開放合作,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
落實穩外貿政策措施,推進海外油氣、鉀肥等資源的合資合作與開發利用,積極開拓新興市場。同時,加強在精細化工、綠色低碳、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。
?? 二、保障措施與政策支持
為確保各項任務順利推進與目標達成,《方案》提出了三方面的保障措施:
-
加強組織保障: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制定配套措施,發揮重點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。
-
強化政策支持: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渠道支持科技創新與設備更新,鼓勵金融機構落實有扶有控的信貸政策。
-
完善監測調度:跟蹤分析國內外行業動態,開展運行監測與產能預警,為決策提供支持。
?? 三、行業背景與政策意義
石化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,2024年其增加值占整個工業的14.9%,增速為6.6%,為穩定工業經濟發揮著"壓艙石"作用。然而,行業目前正面臨基礎有機原料市場競爭加劇、高端精細化學品供給不足、國內需求增速放緩等結構性矛盾。此《方案》的出臺,正是為了破解這些發展瓶頸,通過統籌穩增長與促轉型,培育行業新動能,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下一步,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聯合相關部門,強化政策的宣貫解讀,并組織各地區和企業抓好落實,以促進行業平穩運行,加速結構優化升級